科研院所开放周系列活动之二
|
||||
|
||||
“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将面向全校师生举办 2023年“人工智能”春季系列讲座
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伴随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以超乎人类认知能力与想象力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时代已然到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与软件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在校领导的统筹下,为了更好地服务本校师生,满足本校师生对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的学习需求,校科研处与校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将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著名学者与新锐青年专家基于他们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来探讨本学科中的前沿问题;同时邀请商汤科技、科大讯飞、阿里达摩院等人工智能知名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为我校师生介绍人工智能在企业框架内的最新进展与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本次春季系列学术专题讲座共包括十期,具体安排如下:
系列讲座一:ChatGPT:语言智能进展 【时间】2023年4月25日(周二)下午14:00-16:0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荀恩东博士 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院长,语言智能研究院院长,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教育技术。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多项部委和公司合作的项目,发表文章几十篇。主要研究内容为汉语语义计算和语言资源建设,主持开发的BCC语料库,是国内最大的在线语料库,为语言研究和开发的首选语料库。提出了用于汉语语义分析的意合图理论和构建方法,带领团队揭榜工信部人工智能重大攻关任务,在多个领域开展汉语语义理解落地应用工作。
系列讲座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神经网络模型 【时间】2023年5月4日(周四)下午15:00-17:0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冯志伟博士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中国计算语言学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语言学评审组成员、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部计算机学科评审组成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计算机学科评审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1世纪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科技术语研究》《语言研究》等核心期刊编委,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家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论著30多部,发表论文400多篇,主持研制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规范3项,参与研制国家标准13项。2006年获奥地利维斯特奖,2018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NLPCC 杰出贡献奖,2021年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士荣誉称号,2022年获香港圣弗朗西斯科技人文奖。 【讲座摘要】本讲座介绍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神经语言模型,分别讨论大脑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异或问题、前馈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历史分期及其进一步发展等,最后指出,在神经网络的研究中,应当把基于语言规则的理性主义方法和基于大数据的经验主义方法结合起来。
系列讲座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国家安全应用 【时间】2023年5月10日(周三)下午15:00-17:0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赵小兵博士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主讲人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语言信息安全。教育部、国家民委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主任;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国家语委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言智能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兼语言资源与技术评测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民族语文专委会副主任;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民族语文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科版)副主编、《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编委、国际期刊《Machine translation》专刊“低资源语言机器翻译”编委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31项,发表研究论文108篇、出版专著8部,获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等。
系列讲座四:智能辅助语言学习 【时间】2023年5月16日(周二)下午14:00-16:0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杨尔弘博士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主讲人简介】教授,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语言分中心主任,兼任《中文信息学报》副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内容包括面向内容计算的语篇信息结构分析与标注、语言资源建设与监测研究、媒体语言的使用状况调查以及媒体的话题发现与跟踪研究。参与国家语委组织的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的编撰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委规划项目,参与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负责完成了2 项863 语料库加工任务。主持完成了国家973子项目“中文语料库建设”中的分词标注语料库建设,山西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词汇语义知识的获取与组织研究”。参与了国家863项目“汉语语料库与深加工软件评测技术”、“中文文本语料库深加工质量检验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粗糙性度量与粗糙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等研究工作。负责完成了863智能技术与接口评测项目中2003年度的“汉语分词与词性标注技术评测”的评测语料库加工和评测系统开发任务、2004年度的“汉语命名实体识别评测(简体中文版)”的语料库加工任务。在国内核心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系列讲座五: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时间】2023年5月23日(周二)下午14:00-16:0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马锴博士 商汤科技 【主讲人简介】商汤科技人工智能技术专家,12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从业经验。曾任华为全球培训中心培训专家兼行业解决方案顾问,华为HCIP、HCIE认证讲师;曾任阿里巴巴国际业务部PDSA,负责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方案标准开发。
系列讲座六:谈汉语方言字音库的制作与声调数据分析 【时间】2023年5月30日(周二)下午14:00-16:0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熊子瑜博士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熊子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语音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语音学报》编委。主要从事实验语音学研究,研究专长为语音语料库建设和语音数据处理。
系列讲座七: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年6月6日(周二)下午14:00-16:0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简介】 科大讯飞高教产品线研发部总监。
系列讲座八:脑机接口与脑机智能 【时间】2023年6月13日(周二)下午14:00-16:0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许敏鹏博士 天津大学 【主讲人简介】教授,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2022荣获“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全国共10人),2023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IEEE senior member,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工程,脑-机接口,神经信号处理和神经调控。担任中国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总体工作组副主席、数据与基础软件工作组主席,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科协青托人才项目。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航天、华为等项目10余项,入选2022科学Talk生命新力量年度人物榜单(全国共10人),获2020年度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首届青年学者奖’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gineering、NeuroImage、IEEE TBME、JNE等国内外脑-机接口与神经工程领域重要学术期刊或会议集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中国、美国等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学术论文获IOP China Top-Cited Paper Award,入选ESI高被引论文,IEEE TBME封面论文、JNE高亮论文,被Science专刊报道。作为技术负责人开发脑-机接口综合性开源软件MetaBCI,作为骨干参与研制“天宫二号”在轨脑-机接口系统、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脑语者”芯片等。
系列讲座九:视觉认知的心理加工机制 【时间】2023年6月20日(周二)下午13:30-16:3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詹稼毓博士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现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士(2010);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2013);格拉斯哥大学心理与神经科学学院,博士(2019)。2019至2022年在格拉斯哥大学心理与神经科学学院、认知脑影像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12月加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詹稼毓研究员以视觉认知为切入口,致力于探索人脑一系列认知功能(包括预期、注意、记忆、学习等)背后的信息表征基础和信息计算过程。研究成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Current Bi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
系列讲座十:题目待定 【时间】2023年6月27日(周二)下午13:30-16:30 【地点】求是楼812 【腾讯会议号】444-7797-7027 【主讲人】张昱琪博士 阿里达摩院 【主讲人简介】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博士、阿里巴巴达摩院高级算法专家。一直从事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工作。此前曾就职于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和德国SAP公司。2019年回国加入阿里巴巴达摩院,目前从事机器翻译数据质量,机器翻译产品落地工作。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ACL、CCL、IWSLT 等顶级国际会议 committee member。
以上讲座将同时以线上、线下形式进行。欢迎各位老师与同学关注本次春季系列讲座并参与讨论与交流。若学校在此期间另有安排,则相应顺延时间。 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关注“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公众号“AI and Cognition”。以上讲座信息若有变更,我们将在实验室公众号及时发布最新消息。若有意参加上述讲座,请点击以下链接进行预约登记。 https://www.wjx.top/vm/P9Rv0oo.aspx# 科研处 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 2023年4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