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介绍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在线系统
研究成果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2022年春季系列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张清芳教授为我校作语音编码神经机制讲座
日期:2022-06-24 浏览次数: 字号:[ ]

6月21日下午,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张清芳教授作“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和语音编码过程: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讲座。张清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研究会理事。在Brain and Language, Neuropsychologia, Psychophysiology, Quarterl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心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张清芳教授的讲座的主题为汉语口语词汇产生过程中音韵编码和语音编码的神经机制。她分别比较了音节效应与音段效应、音节效应与音素效应,发现较为恒定的音节启动效应;在考察音节的加工顺序时,证实了汉字自左而右的加工过程;她还基于时频分析、元分析以及不同任务考察了音节加工与theta波的关联以及音节效应在口语产出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阶段。最后,她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出口语产出的可能工作模型。共有70余名我校以及外校师生在线上聆听了这场讲座。

汉语口语词汇产出的工作模型

基于Levelt等学者(1994)的口语产出通用模型、以及O’Seaghdha等学者(2010)关于汉语与英语口语产出的语言特异性模型,张清芳教授考察汉语音节中CV模式(如:企-气球)以及CVN模式(如:顷-蜻蜓)与音段重叠条件之间的行为与脑电成分差异,研究发现了较为明显的音节启动效应,并观察到不同音节模式在300-400毫秒之间在右前、中后以及右后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音段重叠条件仅仅在加工晚期才在中前、中后以及右后出现了微弱的交互作用。而在后续研究中,她们继续比较了汉语音节重叠与音素重叠两种条件在相关/不相关情况下的神经机制,研究再次发现了汉语音节重叠条件相对于音素重叠条件在200多毫秒到400毫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她们基于Cartool软件进行的空间-时间微状态分析进而揭示两者在加工时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汉语音节重叠条件与音素重叠条件之间的空间-时间微状态分析

而为了进而分析音节加工与音段加工在加工时间进程上的不同,张清芳教授错位区分了音节相关、“声母+元音”相关,韵母相关,还有无关条件,由此考察了汉语口语产出中不同语音条件的加工顺序。研究发现音节相关条件最先出现显著效应,而且它持续的时间更为长久,而之后才是其它语音相关条件表现出类似显著效应。由此她们断定汉语口语产出过程中存在“由左至右”的加工顺序。而之后她们基于低水平青年被试的内隐启动任务进而证明音节先于音素被提取。

在此后的研究中,基于时频分析与掩蔽启动范式,她们发现在上述研究中Theta波与音节效应以及音素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在270-300ms,音节启动效应伴随着Theta波的减弱,但在340-390ms,音素抑制效应伴随着Theta波的增强。而基于即时命名、延迟命名以及发音抑制等不同任务,她们进而发现,音节效应仅仅存在与即时命名任务中,在其他两项任务中并不存在。由此从不同角度证实了音节加工处于单词加工的早期阶段,而在元分析中还证明这种启动效应相比其他语音条件的效应明显更大。

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张清芳教授进一步总结出汉语口语词汇产出的工作模型(如上图)。按照该模型,汉语口语的音韵编码经历了“音节-音段-语音编码”然后到发音的过程。

在讲座的最后,我校与线上师生就汉语声调在模型中的可能作用、汉语中单韵母/双韵母等不同韵母的可能加工情况、口语产出模型与语言病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与张清芳教授展开了长时的交流。张清芳教授的讲座以巧妙的研究设计、严谨的实验控制,多元的分析方法为线上听众带来汉语口语产出的前沿研究,线上听众在讲座结束后都深受启发。本次讲座为春季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我校以及线上听众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我校举办此类讲座的感谢,最后与专家在依依不舍中惜别。


2022年6月24日

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


新闻动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