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介绍
实验室简介
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

吴建设

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青阳人。2003年至今工作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北京市“长城学者”。任国家社科外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Modern Language Journal、Reading and Writing、《中南大学学报》等SSCI、CSSCI期刊审稿专家。

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项目等项目数项,参与北京市社科重大、全国教科规划项目等数项。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2021)、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011)、Meta (2008)、Neohelicon (2007)等Web of Science索引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国内《心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古汉语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等5部。

承担“普通语言学导论”、“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曾获市“百人工程”学者、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次教、研表彰。

 



 

电子邮箱:wujianshe@bisu.edu.cn

教育经历

2018-2019

中美“富布莱特”研究访问学者(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2011-2012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

2005-2008

清华大学(博士)

2000-2003

厦门大学(硕士)

1992-1996

安徽大学(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

神经语言学、二语习得

 

主要社会兼职:

北京市科协高校会员

AAAL(美国应用语言学协会)

ILA(国际语言协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承担项目:

2013-2019

“出国留学”语境下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型技能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研究(国家社科)

2011-2016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与认知神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

2010-2013

中-英-韩/西三语习得者的跨语言迁移研究(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吴建设,2003。拒绝语的表达方法。《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4期。

[2] 吴建设、郎建国、党群。2007。词汇附带习得与“投入量假设”。《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CSSCI收录)

[3] 吴建设、郎建国、施海琦。2007。词典使用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0期。

[4] Wu, J.S. 2007. Translating China and   Reconstructing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ies. NEOHELICON, 34 (2). (A&HCI收录,ISSHP收录)

[5] Wu, J.S. 2008. Translating Cultures: A   Linguistic Reading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META. 53 (3).(A&HCI收录)

[6] 闫嵘、吴建设、栗小兰、杨欣然。2009。明晰度、面子威胁程度及其对不同自尊水平学习者篇章修改的影响。《现代外语》。第2期。(CSSCI收录)

[7] 吴建设。2009。乔纳森·卡勒批评理论探幽。《文学理论前沿》。第6辑。(CSSCI集刊收录)

[8] 吴建设、郎建国、伏力、陈静。2010。基于“词汇强化方式”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现代外语》。第3期。(CSSCI收录)

[9] 吴建设、闫嵘、栗小兰、杨欣然、陈静。2010。教师反馈的有效性及性别差异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期。

[10] Wu, J.S. 2011. The Evolution of Basic Color   Terms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9(1). (SSCI 及A&HCI收录)

[11] 吴建设、施海琦、郎建国、王晓华。2012。二语学习者“词汇质量”对接受型语言技能的影响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CSSCI收录)

[12] 吴建设。2012。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进化阶段与颜色范畴。《古汉语研究》,第1期。(CSSCI收录)

[13] 吴建设、郎建国、何晓静、杨磊。2013。“技能成份分析”视角下的L1与L2阅读理解模式比较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CSSCI扩展版收录)

[14] Hua, M.D., Wu, J.S., Yan, R., Li, X.L, &   Yang, X.R. 2013. The impact of evaluative and descriptive feedback on   students' writings.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and Writing. Taiwan: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Press.

[15] 吴建设。2014。“出国留学”与二语习得研究:回顾及展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2期。

[16] 吴建设、周韦、何晓静、郎建国。2015。西班牙语外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研究:技能成分分析视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

[17] 荣永昌、吴建设。2015。地域差异性特征在高校语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高教研究》,第10期。

[18] 吴建设、罗小娜。2016。出国留学语境下的二语习得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第1期。

[19] 吴建设、任凭。2016。词汇、年龄、百科知识和翻译技巧对口笔译能力影响研究。《外语研究》,第5期。(CSSCI扩展版收录)

[20] 吴建设、刘青、郎建国、荣永昌。2017。短期出国留学与语言熟练程度对跨文化交际恐惧和跨文化敏感性的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CSSCI收录)

[21] 吴建设、卢兴苗、詹慧文、朱瑞青。2017。中英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转述言语的对比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CSSCI扩展版收录)

[22] 吴建设、莫修云。2018。语言类型学视角下外国留学生的“把”字句习得研究。《汉语学习》,第5期。(CSSCI扩展版收录)

[23] 吴建设、常嘉宝、邱寅晨、Dien, J。2020。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的时间进程:基于同形语素的行为与ERP证据。《心理学报》,第2期。(CSSCI收录)

[24] Huang, F., Wu, J.S., Cheng, LY., Meng, Y. 2021. The effects of synonym and antonym relations on visual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ompound words: Based on behavioral and ERP experi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168, S110-S110. (SSCI收录)

[25] 吴建设、法慧婷。2021。归纳推理、工作记忆以及快速命名在口笔译中的作用。《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第2期。

[26] 李梦锐、吴建设、邱寅晨、郎建国。2022。声调信息在单词视觉识别中的作用。《中国语音学报》,第17辑。

[27] Lei, M., Chen, W., Wu, J.S., Zhang, Y.Y., Lv, Y. 2022. Neurophysiological measures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view, critique,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Hospitality&Tourism Research,10.1177/10963480221091117.(SSCI收录) 


    

 

出版专著

[1] 郎建国、吴建设。2022。《英语学习词典与词汇:研究与教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 吴建设、罗小娜、娄婷、刘青、薛莉敏。2021。《出国留学语境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吴建设。2016。《基于中国外语学习者视角的显性与隐性学习》。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 闫嵘、吴建设、杨欣然、栗小兰。2012。《二语写作教师反馈认知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吴建设。2011。《乔纳森·卡勒》。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